close

  譚洪崗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0月28日12版)
  “每一天”三個字,看上去十分平常。電影《每一天》則道盡了尋常生活的笑與淚、愛與悲愁。片中主角奈德和珍妮是一對中年夫婦,19年的感情,早已由激情轉向平淡。奈德寫電視劇本,時常要跟同事們一起為上司的命令絞盡腦汁:怎樣讓每一集劇情都有好幾處足夠刺激、吸引眼球的情節。珍妮把獨居病弱的老父親接過來之後,照顧陰郁又易怒的老人,耗得她筋疲力盡。他們有兩個兒子,青春期的長子幾年前就知道自己是同性戀,這時正式出櫃。苦悶中,奈德藉著一起工作的名義,開始去女同事家裡幽會……
  單看影片前半段,他們的日子不只是瑣碎乏味,簡直千瘡百孔。而這些忙亂,在尋常日子中隨處可見:諸如帶老人奔波看病;收拾家裡的一片狼藉;夫妻倆在教子上意見不一,有一陣更是各懷心事幾乎無話可說;孩子長大了離你的期望相去甚遠;工作上找不到成就感,心緒低迷……正因為常見,更令人心驚:是不是人們在走過青春之後,都會漸漸變得言語無味、面目可憎?是不是所有感情和婚姻,都會在平淡生活的打磨下,失去光彩,變得無聊?在年老加疾病面前,是否人們只剩下無能為力?生活里,就只有諸多意外來臨時的措手不及,只有重重壓力下的欲振乏力嗎?
  好在,除了這些以外,還有一句很有力量的話:這一切都會過去!
  身在忙亂中時,你原本也會想方設法讓一切過去。只不過,在沒有找對出口找對方向時,有些做法非但不解決問題還容易添亂。比如奈德與女同事的交往。當家庭、工作兩頭都焦頭爛額,眼前忽然出現新的誘惑,還打著讓工作變得有趣的名義,看上去是有些誘人。當然,奈德不久就親身體驗到了這種關係在迷人之外的危險性,以及毫無意義,斷然退了出來。
  人們總是要在多方嘗試後,才在磕磕碰碰中偶然或清醒地走對方向吧。生活處境的矛盾糾結,其實往往是內心矛盾糾結的外在反映。在珍妮和父親的關係上,因為原生家庭的過往恩怨,她並不喜歡父親。珍妮也自嘲說,接老人來養病並非由於她是好女兒,她只是心懷愧疚的女兒。當親情已不再順暢流動,僅僅出於責任感或彌補愧疚去盡孝,每一重意想不到的繁難都變成重重的負擔。而即便她做了很多,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,看起來對父親的病情和心情,都幫助不大。以致珍妮不久就開始考慮送父親去有特殊護理的老人院。
  麻煩困擾會意外到來,轉機也會不經意間悄悄來臨。珍妮與父親偶然在海邊一起午餐,閑談中提到已經過世的其他家人。珍妮大約沒料到,向來表現得那麼易激惹難以靠近的父親,會坦然承認昔日的傷心,還說起年輕時就去看過多個精神科醫生,發覺自己帶著家族遺傳疾病,終生難以開心生活。
  那樣敞開心的交流,遠比過往的任何埋怨、指責、不耐煩、隔閡,更能讓父女倆都平靜下來。開放而真心的交流,可以逐漸走向諒解。有機會也有勇氣真實表達心底的難過失落害怕,也得到用心的陪伴聆聽時,之前的自我封閉、對他人的猜疑不滿,便都再無必要了。相互的陪伴,帶來超越每個人慣性思維慣性視角的更大場域和空間;敞開心交流,則有助於不再抓住任何舊情緒舊觀念。
  用心去看時,片中所有人,在感覺自己被卡住時所做的種種努力嘗試,在沒找到出口時表現出的不友善甚至對他人的攻擊,那些言行和驅動那些言行的負面情緒背後,都蘊含著共通的意願,共通的對真正想要的生命狀態的呼求。珍妮的老父親不斷抱怨自己的病痛,害怕不安的背後,透出想要更多的關愛與安全感;奈德嘗試婚外的浪漫,試圖找回生命的熱情創作的激情;即使奈德那個挺招大家恨的上司,逼所有同仁編寫狗血劇情來提高收視率的出發點,也只是在用他能理解能想到的方式,尋求更多的認可和關註。
  讀懂了這些,便無須抨擊身邊人的言行,也無須跟自己或他人的負面情緒作鬥爭了,畢竟,強烈的情緒只代表強烈的想要找到愛的意願罷了。認出親友同仁和自己的意願其實是一致的,便容易同行並且合作——放下錶面的分歧,不落入無效的紛爭,而是相互提醒或相互扶持,為那共通的意願找到更好的表達、更好的實現方式。
  一切都會過去,看起來再雜亂無章的日子,也會過去。片尾,珍妮的父親已然過世,一家四口在海邊撒下老人的骨灰。當重新回到家人的緊密連結時,回看同行過的日子,哪一段不是難能可貴的呢。  (原標題:《每一天》都充滿意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e81vezlx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